学院首页 中心组学习 党史学习教育 学习动态 通知安排 学习资料 学习交流 图书推荐
 
 
您的当前位置:
 
风雨五十载 盛世写华章——唐山学院50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9日]  [点击数:]
燕山是多情的,她的慧眼见证了无尽的风雨沧桑;渤海是广阔的,她的胸膛容纳着历史的兴衰更替。
燕山脚下,渤海之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她因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十多个第一而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她因遭遇举世罕见的地震后短期内重新崛起蓬勃发展而被世界瞩目……。这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素有“京东宝地”和“北方瓷都”之称的唐山市。
植根于这片沃土上的唐山学院,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一)
1956年春,为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向科学文化进军”的号召,以实际行动“为争取全面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唐山市第一届党代会决定成立“唐山市工业夜大学”。经过4个月的筹备,1956年7月30日,唐山市工业夜大学开始对外办公,校址位于唐山市大学路18号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内。夜大学由唐山市人民委员会和唐山铁道学院合办,受原国家高教部和河北省教育厅双重领导,院长由唐山铁道学院院长兼任。
1956年9月10日,唐山市工业夜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首届118名学员阔步迈进这所河北当时唯一的工科业余高等院校。1957年1月,经原国家高教部批准,唐山市工业夜大学更名为唐山市业余工学院。
就是从这里起步,唐山市业余工学院的师生们点燃了以教育和科技服务社会的燎原之火。50年风雨历程中,质朴无华的唐院人用智慧和汗水,在燕山脚下、渤海之滨写下了科技兴唐的不朽篇章,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唐山市业余工学院创办伊始,只有办公室主任和秘书2名专职职员,后来办公室下设教育组和行政组,专职职员增加到4人,所有教师均由唐山铁道学院教师兼任。设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工业与民用建筑、铁道运输机械、铁道建筑等4个专业,均为本科层次。1959年12月开始建系,共有建筑系、机械系、电机系等3个系。在实践中,唐山市业余工学院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业余高等教育的经验,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并派代表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院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领导遭批斗,教学秩序被打乱,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直至1969年学院停办。
唐山市业余工学院从创建到停办的13年间,坚持“为生产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先后开设11个专业,培养人才3158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文革”劫难的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终于挣脱了“左”的思想的束缚,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并开始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经济建设的发展突飞猛进,企业求贤若渴,而“文革”造成的人才断档、短缺的现象越来越显现出来。于是,1980年7月,唐山市业余工学院恢复招生,为专科层次。学院由唐山市政府主管,由河北矿冶学院(现河北理工大学)兼管,设院办公室主持日常工作。
1983年3月,在全国城市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热潮中,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原国家教委备案,唐山职业大学正式成立,校址位于唐山市建设南路80号。当年开设了6个专业,招收217名学生。
1984年9月,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唐山职业大学与唐山市业余工学院合为一体,实行联合办学,校址迁到唐山市建设北路92号。1985年6月,唐山职业大学更名为唐山大学。同年9月,西南交通大学在唐山建立分校,并与原有上述两校实行联合,西南交大向唐山分校派出师资,提供了图书、设备,进一步壮大了办学实力。这时,通俗称之为“三、二、一”的联合办学体制正式形成:“三”即三个校名;“二”即承担普通高教与成人高教两项任务;“一”即一个办学实体,一套人马统一指挥和使用。与此同时,为适应学校的发展,校址迁到伍家庄原市委大院,教学条件相对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一些西南交大教授、副教授的来校执教和一批新生力量的不断补充,师资队伍很快壮大起来。
为了唐山大学的百年大计,1985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华岩北路西侧建设唐大新校舍。经过几年紧张而艰苦的施工,新校舍初具规模。1989年10月,学校整体迁入,掀开了发展新篇章。学校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为四化建设育人才,为唐山振兴做贡献”的办学宗旨,遵循“立足唐山、服务地方、坚持改革、办出特色、注重实践、全面发展”的办学原则,突出地方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办学特点,艰苦创业,开拓前进,使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原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在考察评估了学校后说:唐山大学的办学条件、日常管理、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中上等水平。同年7月,学校普教部分顺利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的评估验收,更名为“唐山高等专科学校”,正式纳入了全国普教序列。1996年,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鼎力相助下,学校成功地实现了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办本科专业,使学校的办学层次获得了新的突破。
(二)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祖国飞跃的步伐,学校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快速发展、迅速壮大。她像远见卓识的唐山人播下的神奇种子,在“北方瓷都”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从唐山市业余工学院恢复和唐山职业大学成立之日起,学校就把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放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立足唐山实际,搞好专业设置和调整,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培养人才,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做法。唐山市是华北重工业基地,学校非常注重使专业设置与唐山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努力做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步,既坚持骨干专业的稳定性,又及时开设、调整一些短线专业,使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一定的超前性。学校的机制、硅酸盐、工民建、企业管理、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无一不是以数百个乃至上千个企业所形成的企业群作为设置依据的。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唐山市高新技术的发展,增设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这样就使学校的办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使专业常办常新,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学校还适应唐山市各行各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在集中精力办学好学历班的同时,积极开办多种培训班。从1987年6月至1993年10月,共开办培训班百余期,培训唐山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万多人。为保证教学效果,解决实际存在的工学矛盾,学校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除常规的全日制外,还有业余制、月集中授课制。除校内班,还开办校外教学班,实行送教下乡,送教到厂,这对吸引和保证更多的人参加学习,为社会培养多层次人才提供了可能和保证。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把重点放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本着“面向二十一世纪,结构合理化,知识最新化,突出专科特色”的原则,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突出了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化了计算机和外语训练,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学校还充分利用计算机、电视机、幻灯机、录像机等现代化手段,大力推行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办好学校,必须有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针对青年教师占教职工队伍绝大多数的现状,学校明确规定:青年教师要在一定年限内参加硕士研究生、助教进修生、“双学士”进修等业务进修,对“双师型”教师优先晋升职务。以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他们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让青年教师下到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改革,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反馈到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企业,提高自己。为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加大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20世纪90年代,实行了“校内职称聘任制”和“津贴按劳分配制”。校内职称聘任制使一部分因专业职称指标限制不能晋升的青年教师,评聘为校内高一级职称,并享受与国家职称同样的待遇。“津贴按劳分配制”的原则是“质量和效益优先”,即津贴的发放与教职工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贡献突出的人员津贴适当多发,表现不好的人员津贴减发或不发。上述两项政策的实行,对于彻底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形成全校教职工乐业、敬业、勤业的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规范了教师的教学环节,只解决了教的问题,即外因作用,而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内因作用,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才是最终目的。于是,学校从1987年起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和留、降级制度,从87届到90届,留、降级的学生共31名,令退的学生共30名,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和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1993年下半年起,学校在学籍管理上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定线定额淘汰制”,“淘汰制”实行了三年时间,有28名学生做留、降级处理,31名学生做令退处理。学校还实行毕业生德、智、体质量“三包”的办法,学生毕业时,不发毕业证书,经试用一年合格者,再由用人单位发给,并正式留用。用人单位不愿留用的退回学校。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情况看,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方面优秀和良好的大约占86%,用人单位称赞他们“素质好、留得住、用得上”。
(三)
将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和唐山市职工大学实质性合并改建为一所本科院校,是河北省、唐山市两级政府站在新旧世纪的交汇点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00年初,省、市两级政府审时度势,超前谋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部署,按照《面向21世纪河北省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唐山高专等三校实质性合并,改建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在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经过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2001年7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实地考察评估。2002年1月,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上,唐山高等专科学校与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和唐山市职工大学申报实质性合并改建本科院校获得全票通过。经国家教育部研究批准,自2002年3月4日起,唐山高专等三校正式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普通本科学校——唐山学院。从此,学校办学层次跃上了新台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把唐山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是升本以后摆在学院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面前的重要课题。4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可以肯定地说,唐山学院在建设合格的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升本以来,学院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保证,不断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学生河北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居省内高校领先水平,其中2001级、2002级学生的通过率名列全省高校第一;首届本科生考研上线率为12.8%,录取率为11.6%,反映出了唐山学院为社会培养的本科生在省内、国内都是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新生录取情况越来越好,生源充足、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6月,学院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升本以来,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始终把握行业科技发展前沿,致力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冀”、“科教兴唐”做出了应有贡献。学院加大了科学研究投入力度,建设2个唐山市重点实验室,专门设立了科研教研基金,对各类立项课题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并制定完善了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相关政策,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学院教师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2项;完成各级各类教研科研课题62项;取得科研成果18项,获国家专利8项,开发新产品3项,一些成果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学院与河北省、唐山市及周边省、市的机械、电子、建筑、钢铁、冶金、煤炭、化工、经贸等行业和部门有着广泛的联系,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并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从而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升本以来,学院牢固树立“尊贤敬才”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把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学院工作的战略重点,努力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创业氛围,全力打造一支与学院目标定位相适应、素质优良、规模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7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30多人,教授、副教授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8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13人,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院在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作用的同时,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对于政治过硬、业务突出又有组织领导能力的教师,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更快地锻炼成长。同时,学院还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等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人才。
升本以来,学院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学院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开拓了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学院十分重视党委的自身建设,注意讲政治、讲学习、讲原则、讲民主、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学院努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注意联系学院工作的实际,坚持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学院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师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学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建立引导、激励、约束机制,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报告、学术讲座,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唐画院”声名远扬,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作用初显,师生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环境洁净幽雅,形成了奋发向上、健康和谐、朝气蓬勃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学院利用德育基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建设文明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四)
唐山学院50年的办学历程,曲折坎坷,充满艰辛,有“文化大革命”的重创,有7·28大地震的毁灭,但学院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百折不挠,不懈奋斗,使学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学院先后被授予 “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河北省德育基地建设先进高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连续16年的省级“文明单位”、“振兴唐山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50年来,唐山学院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青山绿水之间,沙漠戈壁之原,崇山峻岭之上,惊涛骇浪之颠……,到处都有唐山学院毕业生的足迹和身影。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许多成为闻名遐迩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八、九十年代的毕业生,也有不少人成长为年轻有为、成就卓著的技术专家、实业家;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更多的毕业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回顾唐山学院五十年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国家兴盛,唐山繁荣,学院发展就迅速,反之,则学院难以为继。唐山学院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至今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此。为此,学院要努力为国家的强盛、唐山的发展做贡献,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励精图治,有所作为。50年来,学院坚持从唐山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明确发展定位,制订发展规划,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适用人才,成为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科技、文化建设基地。
历数唐山学院五十年风流人物,我们就会发现,有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传统熔铸其中,那就是“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力争上游,创造第一”。50年来,正是秉承了这样一个传统,发扬着这样一种精神,唐山学院才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地震后复校初期的7间简易房、10名教职工、8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3个校区、800多名教职工、14000多名在校生,从以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主的院校转变为普教系列的院校,从专科成功改建本科到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这一精神传统,是唐山学院经受五十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新的五十年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唐山学院半个世纪的成就与荣光,不但凝聚着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所有唐院人的智慧和心血,更是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1995年,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来校视察,使全校师生员工备受鼓舞;2001年,在改建本科院校的关键时期,时任河北省副省长刘健生来校视察指导工作,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升本成功的信心;2006年4月,唐山学院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评估进入冲刺阶段,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莅临指导,对学院本科教育等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各级领导多次亲临学院现场办公,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细节,对学院办学做出了重要指示,进行了认真指导;唐山市更是举全市之力,对学院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2004年12月,唐山学院北校区教学主楼开工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和同志非常关心工程建设,作了重要批示:“请各方支持,一定把唐山学院建设好,此事乃涉及唐山人才培养的战略之举。” 2005年4月,《唐山学院学报》增设“唐山经济、社会与文化”专栏,市长张耀华同志应邀写了寄语,对学院为推动唐山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院在唐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所要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殷切希望。唐山学院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1956年创立的唐山市业余工学院如今已成为河北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成为唐山走在全省最前列的生力军。
50年艰苦创业,50年含英咀华,50年奋斗不息,唐山学院迎来了她灿烂的今天。但今天不是终点,唐山学院将乘风而起,扬帆远航。当前,唐山市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曹妃甸工业区的规划、建设,沿海经济带的隆起,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以服务唐山市社会经济建设为主的一所地方高校,唐山学院决心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努力把学院建成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科技、文化建设基地,为唐山走在全省最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与知识贡献。
抚今追昔,难忘历史岁月;展望未来,憧憬美好明天。踏着老一辈“唐院人”奠定的坚实根基,合着时代改革前进的步伐,秉承“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的校训,发扬“力争上游,创造第一”的精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唐山学院的明天充满希望,唐山学院的未来更加辉煌!
中心组学习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专... (2021-10-19)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意识形态专题学习 (2021-09-22)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唐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两... (2021-09-04)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牢记总书记嘱托,矢志奋斗... (2021-08-02)
· 【党史学习教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习近平总书... (2021-07-16)
· 【党史学习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第四期党史学... (2021-07-02)
更多>>
唐山学院网络教育中心设计制作